策展論述 藝術家 座談會與來賓 展覽與活動 展覽地圖 贊助單位  

策展論述

「燕子之城」展覽試著從當代藝術的角度,結合中山北路二、三段各個具有特殊移民、後/殖民歷史與文化記憶的地點,呈現與思考全球經濟急遽變動之下,台灣最新一波外籍移民風潮所帶來的人口、社會與文化變遷,台灣新舊移民之間的回望,以及新舊移民的歷史文化衝擊,如何共同繪製出台灣豐富多元的新色彩。展覽集合了台灣與香港地區8位長期關心社會文化整體發展的優秀藝術家,分別從視覺藝術、影像紀錄以及建築城鄉的視角,與台灣當前的移民現象,以及過去多層次的後/殖民歷史做深層的對話。

此展從新樂園藝術空間開始,向東連結位於日本殖民時代舊稱「五條通、六條通」的林森/新生北路、南京東路附近路段的「林森公園」,向西串連舊日為美國大使官邸、今日移做台灣電影重要據點的「光點台北」,向北連結1967年美國建築師Anthony Stoner所建造、今日為外籍勞工主要聚集點的「聖多福天主堂」。從點與點的呼應到「中山北路2-3段兩側」線與線的串連,「燕子之城」藉著中山北路2-3段這個區塊,嘗試提供一個從美學轉化社會文化的空間。

策 展 人:陳香君
展覽時間:95年3月18日∼4月9日
展出藝術家:Channel A、吳平海、林筱芳、周靈芝、陳明秀、殷寶寧、黃孫權、劉莉莉(依筆劃排序)
展演地點:新樂園藝術空間、光點台北、聖多福天主堂、林森公園、中山北路二段∼三段人行道

策展人簡介

獨立策展人、藝術評論、英國里茲大學藝術史博士,以及英國政府ORS獎學金研究學者。策劃第一屆台灣國際女性藝術節展覽《網指之間─生活在科技年代》及「女性、藝術與科技」國際研討會; 共同策劃《女性心靈再現》、《鬼影幢幢─3位英國女性藝術家主題展》等展覽。出版《記憶的表情:藝術中的人與我》、《藝術檔案•社會閱讀:藝術與社會的深層對話》等個人著作。相關藝評文章及論文,已在歐美、亞洲以及及台灣各媒體、書刊發表和出版,包括The Margins of Becoming. Identity and Culture in Taiwan (Wiesbaden, Germany: Harrassowitz 2006)及 Text & Subtext-Art and Asian Women (Singapore: LaSalle-SIA College of Arts, 2000)等書。演講:曾受邀至倫敦政經學院與亞非學院、倫敦藝術大學、新加坡拉薩爾藝術學院等地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