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後八的「二○○一藝術在台灣市調普查」/後八

   我們到底要用哪一種角度來審視這個名之為『市調普查』卻又從屬於一個分類學架構的、透過某種策展機制來運作的錄像藝術的展覽?這個調查的對象果真及如何存在?當我們提到『市場』時,難道這不意味著它存在著某種與社會性實存關聯起來的意圖?如果我們把它當成是一個作品,它是否曾經真正地針對某一個群體或某一種特定的藝術在場類型發出聲音?它自身是否足夠開放,以一種統計學的姿態來對無論是展場內外的藝術的閱聽大眾開放?它是否曾經接受過任何科學性的檢驗與質詢?或許有人還會如此詰難:透過這個『市調普查』,作為一個匿名的創作主體的後八,曾經在這個展覽中發出聲音嗎?它曾召喚了什麼樣的回應嗎?」

   誠實地說,我們以為,用「喃喃自語」來描述整個調查行動的效果是毫不誇張的。請注意,這是一個我們極不願意接受、卻也不可迴避的現實:這是一個「問卷發出共兩百八十五份,回收一百一十三份,有效問卷八十七份的現實」。這樣的調查結果暨其統計出來的有效性,可以想見的,雖未令人滿意,卻也使得我們當初設計這份問卷的企圖 - 要呈現與召喚對既有藝術市場/機制以及現象的實證性觀察與思考 - 搖身一變,成為某種看似圈圈、一廂情願式的批判,當初略顯浮誇的雄心,現在成為隨著展覽結束而散的筵席。

   我們在此如是的現身;這種偽科學式的質問;那些或多或少對整個調查行動感到莫名其妙的觀者們;以及,身處於一個更大的環境裡,或許還需考慮這個名為「錯速」的展覽在這個藝術世界裡可能盤據的位置(site)。上述這些林林總總的因素,現在皆成為本問卷調查的行動過程中,其真正問卷內容的反映:當然我們不能回答所有這些問題,但是至少,我們希望所有那些它最終是否有效的質詢最終將能成為關於某種過去被隱匿、而今仍未被揭穿的寂靜旁白。再一次地,對「後八」而言,所謂的論述將只有透過這個實際上顯得沉寂的旁白聲響,同時也正是為了使其成為如其所是的寂靜的這個的環境因素(條件),我們才真正地獲得使這份「問卷-行動」顯題化的可能。

  1 / 5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