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與聲樂團,1991成立於新莊輔大,成員有林其蔚(輔大法文系)、劉行一(輔大德文系)、Steve(輔大哲學系)。Steve後返港離團。93年劉柏利加入。

第一次公開表演於ICRT歌唱新秀大賽,林其蔚、劉行一著衛生衣、拖鞋,主唱 Steve面塗白著壽衣,樂器是一把未調音的吉他加拾音器,鼓,Jimmi的聲帶。 主持人問:你們要表達什麼?Jimmi說;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

零與聲成員在輔大加入的組織包括貓劇堂、草原文學社。貓劇堂以小劇場演出為 主,當時這些社團成員尚有吳菀菱、關文勝等。在輔大的演出除了92年青春之星 大賽外,尚有噪愛生錢(裝置、表演)。從零與聲以樂團形式公開表演以來,從未 彈奏樂器。他們只「使用」樂器。

早期零與聲曾試圖對噪音作定義,將噪音分為原、冷、熱。

A.原噪音:自然界的聲音,風雷雨雪、岩石、動物、植物、泥巴的聲音。

B.冷噪音:工業、商業、農業、家庭生產、消費、使用、廢棄的聲音。

C.熱噪音:文化性的聲音,如語言、音樂、哭笑聲。

D.可以模仿、複製,諧擬以上ABC三種聲,音也可以再自創新聲音。

93年零與聲開始頻繁的在甜蜜蜜演出,並開始自製CD、Tape,成為台灣 唱片DIY的鼻祖。Noise主編王福瑞也開始引進國外噪音理論,王福瑞試圖將零與聲定義為偏向具象音樂的「噪音樂團」。以此定義,零與聲也是台灣第一 個噪音團。噪音音樂的資訊在台灣極度匱乏,也幾乎沒有公開演出。1995年 零與聲結合吳中煒(甜蜜蜜老闆),舉辦了後工業藝術祭,該藝術祭是國內第一 次大規模邀請國外地下噪音樂團來台演出,也是台灣地下文化的一次總動員。 參與者來自劇場、地下樂團、前衛藝術等等領域。

零與聲演出多半在台灣的替代空間,如當時的甜蜜蜜、二號公寓、A8、新生態藝術中心等等。

零與聲後期表演開始加入裝置、錄影,肢體演出。成員林其蔚除了為樂團作錄影裝置外,也有個人的短片創作;「犬人食」。劉行一也開始在樂團演出中 作正式的肢體表演。劉柏利加入後,零與聲的音樂創作從早期的具象音樂 (以具體的自然音組合成聲音效果),開始以電腦作效果處理。98年零與聲 在知新廣場的演出結合了聲音感應、距離感應等等,並邀請日裔美籍電腦音樂創作者田中能來台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