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聲音藝術資訊網

亞太台灣
   香港
   日本
   
澳大利亞
美洲美國
   加拿大
歐洲奧地利
   
比利時
   德國
   西班牙
   芬蘭
   法國
   
匈牙利
   義大利

   荷蘭

   挪威
   
波蘭
   瑞典

   英國

簡  介
參考書目

 
歐洲->法國->組織
 
 
INA-GRM

「電子原音」的字根Electro-acoustic=電子音+實際的聲音(具象聲音)。這個系譜的來源,可追溯到一九四八年代法國的音響技師皮耶爾•沙佛(Pierres Schaeffer)以及作曲家皮耶爾•亨利(Pierres Henry),他們在一個名為RTF工作室內所做的具象聲音的實驗,並且不是使用傳統樂器,而是把日常生活中的聲音、大自然風吹鳥叫的聲音、街道上人車雜沓的聲音、工地上建築的聲音、或其他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碰觸的聲音,錄下來用電腦加以重新編排成音樂作品。
早期創作者使用錄音機加以編輯、作曲,一九五○年代後因為卡帶錄音機的發明,所以更能加工做出比較複雜的聲音(重疊、迴帶loop、音響處理、速度變化、剪貼編輯等)來進行編曲。亨利等人還把現成的樂器加以改裝,作成金屬敲擊器,與預先錄好的卡帶作品做了整合。之後,沙佛於一九五八年組織了一個實驗聲響團體GRM (Groupe de Recherches Musicales),對於用電子技術來創作音樂做了許多實驗及開發,並活用六○年代以後的進步技術來製作新的音響。他們把生活中具象的聲音(鳥叫、蟲鳴、汽車聲、電話聲、水管水流動聲、河川流過、心跳聲…等等)用各種機器錄下,然後再將這些音源,像在做實驗一般用錄音機器拼貼、混合,製成卡帶或唱片,或者是在電台演奏會中發表。
使用「原始的聲音」是電子原音的重要概念。一九七五年沙佛退下了GRM代表人寶座,由法蘭斯瓦•比爾(Francois Bayle)成為GRM的領導者。他同時也將GRM與INA(instiut National de I'Audiovisuel)加以合併成INA-GRM(Institut National de l'Audiovisuel - Groupe de Recherches Musicales)。法蘭斯瓦•比爾一九八六年發行的《Motion-Emotion》,長度只有二十二分十秒,是INA的最短、但卻是最值得聽的CD創作。法蘭斯瓦•比爾是電子原音的關鍵人物,他也在自己的廠牌Magison下發行作品。
位於巴黎的INA-GRM是探索電子音樂、具象音樂的前鋒組織。INA-GRM也招集了麥可•其翁(Michel Chion)、丹尼爾•特魯奇(Daniel Teruggi)、丹尼斯•杜佛(Denis Dufour)、尚•史瓦茲(Jean Schwarz)、法蘭斯瓦•杜那扥(Francois Donato)等實驗作曲家。
http://www.ina.fr/GRM/index.en.html
       
   
IRCAM

法國的IRCAM科技音樂空間的目標,在於鼓勵音樂的互動和創作,重視作曲者和研究者各種創意形式的研發,他們可以在其中以音樂會形式展現作品,讓更多大眾接觸到他們的創意。
IRCAM的網站也是個使用real time的創意空間,對國際音樂社群開放。IRCAM所不定期舉辦的藝術節慶也歡迎舞蹈、電影、錄影、聲音裝置的創作者們一起合作。因此這兒也是個重要的教育中心,不論是主流或前衛的藝術創作,IRCAM都提供訓練課程給那些創作者得以學習署於電腦時代的當代技術,讓初學者更能領略當代音樂、聲音藝術的精義。

http://www.ircam.fr/
       
   
歐洲->法國->創作者
 
   
Casa, Eric La

法國艾利克•拉•卡薩(Casa, Eric La)是聲音藝術創作團體Syllyk的成員之一,另一位成員是一位女性,他們都有相當原創的觀念。這個網站主要介紹中有艾利克•拉•卡薩對環境聲響的收集、以及他對於聲音內在潛藏能量的看法──宇宙間無論風、雨、流水、草木、蟲鳴……無一不互動交織成大自然動人的交響曲,顯現大自然的生機和生命的奧妙,這位藝術家為了捕捉其中的聲音,經常在田野間收音。雖人許多聲音藝術家也會運用田野收音的手法在都市中,將工業社會的車水馬龍聲收錄其中,但是艾利克•拉•卡薩特別喜愛大自然,這是他對世界聲音的獨特偏好。
http://kunstradio.at/BIOS/lacasabio.html
       
   
Schaeffer, Pierre

一九五○年代法國聲音藝術大師皮耶爾•沙佛,是具像聲響的開創者,也是電子音樂的先驅。當年他在一個名為RTF工作室內做的具象聲音的實驗,並不是使用傳統樂器,而是把日常生活中的聲音、大自然風吹鳥叫的聲音、街道上人車雜沓的聲音、工地上建築的聲音、或其他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碰觸的聲音,錄下來用電腦加以重新編排成音樂作品。
早期創作者使用錄音機加以編輯、作曲,一九五○年代後因為卡帶錄音機的發明,所以更能加工做出比較複雜的聲音(重疊、迴帶loop、音響處理、速度變化、剪貼編輯等)來進行編曲。皮耶爾•沙佛把現成的樂器加以改裝,作成金屬敲擊器,與預先錄好的卡帶作品做了整合。皮耶爾•沙佛於一九五八年組織了一個實驗聲響團體GRM (Groupe de Recherches Musicales),對於用電子技術來創作音樂做了許多實驗及開發,並活用六○年代以後的進步技術來製作新的音響。他開創了電子原音(electro-acoustic)的重要概念:使用「原始的聲音」。

http://csunix1.lvc.edu/~snyder/em/schaef.html
       
   
KAON/Toy Bizarre

法國實驗藝術家Toy Bizarre的網站KAON,是為一九九○年成立於法國的非營利組織KAON所架設的。KAON的成立宗旨在於推廣電子原音、實驗聲響、具像音樂、環境音樂、電子音樂等,
以電子實驗聲響(electro-accoustic)、極微……等觀念,創作新的法國音樂,並不斷與世界同好透過郵件,交流聲響和影像創作。
此工作站早期的活動為自資發行卡帶。從一九八三年至一九八九年,六年之間共發行了五十六款卡帶,包括法、美、挪威、比利時、英國、義大利和西班牙等國實驗樂手的作品。每年自費發行精美的出版目錄(包活創作者介紹),以供全球有心的樂迷藉由郵件交流,得到資訊。並經常舉辦展覽、表演等活動,由網路中我們可以詳知這些訊息。

http://www.kaon.org/
       
   
Xenakis, Iannis

人們往往提到當代音樂創作者,會以一個系譜的師承關係談論這些創作者:皮耶爾•波洛茲、路易吉•諾諾、卡爾赫恩茲•史塔克豪森,然而甫於二○○一年二月四日去世。伊安尼斯•詹納齊斯則有自己的脈絡,他結合自身的數學、工程和設計背景,加上個人對於聲音藝術的偏好與興趣,對於環境聲響的敏銳感受(如複合的聲音風景、暴風雨的聲音、街道上示威遊行的人車雜踏聲等等),伊安尼斯•詹納齊斯的特殊才華很自然地將行程一種跨學科的聲音藝術創作風格,將科技理性與美學感性昇華為觸動人心的聲像風景。超過四十年來,伊安尼斯•詹納齊斯的作品擁有廣闊的格局,加入許多環境聲響所收錄的單一音源,也完整地將這些元素構築成獨特的音樂形式。這個網站提供聲音藝術愛好者一扇驚喜之窗。
http://www.iannis-xenakis.org/
       
   
歐洲->法國->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