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 | 評審感言 | 藝術家創作自述 | 入圍者簡歷

國巨聲音藝術獎揭曉
香港藝術家麥海珊奪得首獎

台灣首度吸引多國藝術家激烈競爭的「國巨聲音藝術獎」結果終於揭曉, 來自香港的女性藝術家麥海珊自一百多名競爭者中脫穎而出,以層次豐富的音景作品「火車繪景」 奪得首獎!

此次中外評審日本資深實驗樂評家佐佐木敦、西班牙廠牌「幸運廚房」創始人阿蕾甘德拉及台灣聲音藝術家王福瑞, 一致肯定麥海珊作品的藝術表現。「火車繪景」是以六段火車站的錄音採樣為素材混製重組而成, 藝術家以「聽覺」取代「視覺」,細緻地捕捉了洛杉磯與聖克拉利塔車站中點點滴滴的人生/聲風景, 用純粹的聲音敘述一段異鄉人混亂而困惑的心境,細膩而成熟的錄音及編曲,讓三位評審大為驚艷。

兩名優選作品分別是;法國新生代創作者雅尼克.竇比,以自製接觸式麥克風所錄的呼吸、心跳、 血液流動及內耳血壓等聲音的作品「血液」,以及台灣藝術家劉佩雯的自然電子微音作品「莿」。 六名入選者則包括史帝芬‧維提亞羅(美國)、姚大鈞、李岳凌、江立威、林信志、姚仲涵。 上述得獎入選作品都將獲邀參加九月底由國巨基金會、台北市立美術館共同主辦,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 在地實驗策劃執行的「異響─國際聲音藝術展」。

誠如國際評審佐佐木敦所說;「聲音藝術發展至今,一切都是可能的,一切也都不再新鮮。 長音極簡主義、數位干擾、超低限聲音、頻率音樂、田野收音、採樣拼貼、客製化軟件處理的聲音作品… 一切都被放在同一平面討論。」2005年「國巨聲音藝術獎」的參賽作品正呈現了聲音藝術的多元面貌, 此次徵件共有國內外一百三十多件的作品,分別來自台灣、香港、英國、美國、法國、立陶宛等地, 其中不乏國際間知名的聲音藝術家。競爭之激烈反映出國際聲音藝術社群的活躍與熱力。

「國巨聲音藝術獎」主辦單位國巨基金會自1999年成立後,多次贊助台灣新媒體藝術家的國際展出, 曾舉辦「國巨科技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1.0動態影像藝術展」等相關創作及學術計畫, 並於2002年和紐約亞洲文化協會合作,設置「國巨科技藝術創作獎」。 2005年與台北市立美術館共同主辦的「異響─國際聲音藝術展」, 更包含了國際展覽、現場演出、國際聲音競賽,不僅開創聲音藝術的新型態展演形式, 也具備了國際聲音藝術節的規模與雛型。

「異響─國際聲音藝術展」同時也是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94年度「視覺藝術策劃性展覽獎助計畫」的系列展覽之一。 國藝會是本次活動的觸媒及溝通平台,除了提供高額補助,更成功的媒合了企業與當代藝術團體共同合作, 為藝企合作的典範更添一次成功經驗。